俄狄浦斯是人人绕不开的心理话题

医生不能太急切地为了满足自己想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的好奇心,去催他,去推他。

结合临床强迫症病人的做事特点:左右摇摆,来回冲突,自相矛盾而无法决断。


弗洛伊德从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故事中引申出了“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用以揭示一个人内心冲突的模型,其特点是在人际关系的竞争、超越中会产生内疚、遭受报复的恐惧。俄狄浦斯情结又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俄狄浦斯三角关系、心理性别身份认同。

俄狄浦斯三角强调“三角关系”,是从这个概念的人际关系结构的角度来探讨的。三角形有三个角和三条边,三个角分别是孩子、爸爸、妈妈。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连结组成了三角形的三条边。俄狄浦斯三角关系又分为:完整的三角关系和不完整的三角关系。完整的三角关系意味着三条边,或者说这三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完整的;不完整的三角关系是指在这三种关系中,某一条边的连结是不牢靠的。若以孩子为中心,那么,孩子跟他的爸爸、跟他的妈妈,这两条边分别都是牢靠的,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他最亲的人。那么,在孩子的内心世界里,他的爸爸妈妈又是什么关系呢?如果孩子对内在关系的识别、感受、确认的能力不够,爸爸妈妈之间的关系,在他的完整认识上可能就是断裂的、残损的、不完整的,那就会导致这个三角关系不完整。

俄狄浦斯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发展任务:在心理上对自己性别身份的充分认同。一个人的生理性别身份是由出生时的器官特点决定的,但是他/她在心理上对自我性别身份的确认,是在经历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成功处理之后才决定下来的。


他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对于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口误,或者笔误这些失误进行分析。他提出恰恰是这些失误可能反映出我们自己未曾察觉到的存在于潜意识里的那些内容,失误就是“它们一不小心露出了马脚”。然后,用分析“失误”这样的研究方法犹如守株待兔,大海捞针,只能被动地等在那里发现他人的失误。可能如果遇上一个稍微机智一些的病人,逮住其失误、笔误的机会就会很少,研究效率就会很低,

另一种方式就是借助于催眠的技巧,引导一个人自由自在地说话,叫“自由联想“。运用”自由联想“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病人无所顾忌地、滔滔不绝地讲话,而医生有办法、有技巧地跟随记录整理,提取并探究其潜意识的内容,然而,尝试后发现,这也是一个个人化程度要求很高的办法,因为种种原因不配合的也大有人在。故而,”自由联想“也不容易被推广使用。

之后,弗洛伊德又发现了一个更好的探究潜意识的方式,即研究梦。


俄狄浦斯情结,即在潜意识里情感未能梳理通畅的症结。

如何处理好这个三角关系内部愿望、需要、竞争、团结的矛盾冲突,就是俄狄浦斯的核心内容。而另一部分内涵是:俄狄浦斯情结的第二个价值或者意义,即一个人经过俄狄浦斯情结的内心斗争过程,他要完成自己心理上的性别身份认同,从心理上确认自己是男是女。

这种俄狄浦斯情结的现象会突出发生在儿童心理成长的某一个特定阶段,大概在三到六岁,这个阶段被命名为“心理成长的俄狄浦斯期”。

俄狄浦斯情结涵盖了我们内心情感关系中众多复杂的关系冲突,比如说人人心里存在的爱和恨、好和坏、欲望与诱惑、安全与迫害、攻击性与遭报复、胜利感和内疚感、亲密感与分离等等配对的矛盾关系特征。

这些内心经验所感受到的复杂的矛盾配对关系,都可能被投射在一个孩子与父亲和母亲的三角关系中。我们可以借助于孩子投射在三角关系中的那些象征内容来探讨人类内心复杂的情感经验。


俄狄浦斯三角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意味着一个人进入到成熟的俄狄浦斯期的反应,孩子能接受父母是夫妻俩,是一对);一种是不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早期,前俄狄浦斯阶段,在心理上不能感受到父母是一对,或者认为父母是两个没有关系的人)。一个成熟完整的俄狄浦斯三角能解释一个人内心的孩子、父亲、母亲三个人形成的关系,也可以解释每个人都能体验到的渴望、抑制、欲罢不能、爱恨交织等等。而在复杂感觉中找到平衡点是此阶段要完成的任务。在这个三角关系中,如男孩对母亲,又渴望,又要节制欲望;对父亲,既攻击又排斥,同时还害怕受到严厉的惩罚和报复。阉割焦虑就此激起,继而还会产生强烈的内疚感。

当然,女孩在这个心理阶段的反应也是一样的,只不过角色对调了一下:她表现出的是排斥妈妈,而本能地爱爸爸、亲爸爸,更有甚者,会希望取代妈妈而“嫁给爸爸”,当然,同样,妈妈在这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了解、理解、接受、接纳,女孩子才能健康地成长发展。

  • 阅读笔记/基础知识类书籍/冲突背后的冲突_解读我们内心的俄狄浦斯三角/01俄狄浦斯是人人绕不开的心理话题.txt
  • 最后更改: 2024/05/17 15:07
  • hao